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文林郎
敕曰朕端忧民生循省吏治乃眷西顾岐雍之

遗化犹有存焉者乎于斯地也得一循良之吏
盖尤褒异之具官某学术淹通器资恢杰出宰
百里越在岐山汉三辅之旧墟号为难治周文
王之至德载在简书而尔壹以古人为师聿成
循吏之治劳问疾苦三时迹遍于周原休养劳
民四野味饴于荼堇絜诸汉法是曰廉平律以
周官则云能辨玆以考绩授具阶夫吏道杂揉
南北异宜然而民犹先王之民政犹先王之政
也尔既以治岐有闻矣率是以往其忍以叔季
之治治吾民乎尔往钦哉

    山西平阳府浮山县知县陈崇 虞授
    
文林郎
敕曰朕闻平阳尧之所理穷乡下邑其人俭啬
善让有尧之遗风朕方深思治理嘉与良吏去
雕返朴问吏于晋尤 (第 14a 页)
  经世大法在方策论      魏裔介
古之帝王承天子民未尝任其智术诈力以驭天下也
虞授
受之际言精言一然后命岳命官平章协和禹
汤文武之王皆以一中心法口授耳传或以畴范或以
懋昭或以缉熙敬胜故 (第 27a 页)
  经世大法在方策论(翰林馆课/)
古之帝王承天子民未尝任其智术诈力以驭天下也

虞授
受之际言精言一然后命岳命官平章恊和禹
汤文武之王皆以一中心法口授耳传或以畴范或以
懋昭或以缉熙敬胜故 (第 54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少墟集卷八      明 冯从吾 撰
  语录
   善利图原序
在昔唐 虞授
受执中之旨穆然尚矣孔子接三代之传
惓惓欲以善人是见然亦罕言利顾战国何时也子舆
氏拯人心以胥溺泣狂圣于 (第 1a 页)
  苏巡抚(臣/)邵基恭跋

   (臣/)窃惟帝王御世有心源而后有治法然必基于
   学以成而文其学之散见也在昔唐 虞授
受危微
   精一为言心之祖未尝以学名而千古之圣学苞
   焉二典之垂三谟之作为帝王言治之极未尝以 …… (第 12a 页)
   (臣/)闻乾坤之容无从仰绘而川流敦化所以为大
   未始不可明言
 皇上以生安之圣学倍懋于儒生盖惟圣而始尽学之
   能事也唐 虞授
受论学而未显言说命首揭之不
   及政事惟曰学于古训乃有获而万有悉包举焉
   尼山木铎谆谆勉人亦谆 (第 15a 页)
哉唐 虞授
受十六字辨晰危微精以察之一以守之格
物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与夫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
不为格物也亲亲而仁民 (第 2b 页)
夫太康之役众
未盛乎曩日之师广州之乱祸有愈乎向时之难(吴志/曰孙)
(皓天纪三年郭马反攻杀广州都督 虞授
马自号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安南将军曩日向时皆谓曹刘之世)
而邦家颠覆宗庙为墟呜呼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不其 (第 37a 页)
德。所以行之者一也。通书之静虚动直。所以为要者一也。子思之垂训。濂溪之揭论。岂非觑得造化之一者耶。唐 虞授
受。乃是惟精惟一之心法。曾子一唯。不过吾道一贯之一语。则是岂非圣学之极工耶。咸有一德。申申于训王。则 (第 357L 页)
家治乱之所由关也。盖自唐 虞授
受之际。已有人心道心之说。则所谓人心者。似是利心。而原于何物。所谓道心者。盖指义心。而根于何处欤。先 (第 236L 页)
 邸下代听之一初正衙。天其命哲命吉。实基于今日。日前 圣教以孝友恭俭。敬天爱民为教。大哉王言。此诚唐 虞授
受之心法也。僚相才以敬天之说。有所仰勉。臣请以爱民之说献焉。传曰。节用而爱民。易曰。节以制度。不伤财 (第 290L 页)
试事斯语。使诲我谆谆之意。归于虚地哉。虽然兴也因此而前日所感于中者。亦可以一陈之矣。窃尝论之。盖自唐 虞授
受之言。所谓精一执中者。而吾儒明善诚身之学。已即此乎权舆矣。后圣相承。其说寖备。至于程先生。则直以涵 (第 58H 页)
谨就各条略注一二以覆。亦只是模糊揣摸耳。何能中理耶。无缘面晤。临纸冲冲。
  别纸(书传疑义)
 唐 虞授
受。只言心。至于汤诰。始言性者何也。其亦有微意之可言欤。
治天下之要。专在于精一之工。故授受以危微之 (第 254L 页)
理即性也。(仁义礼智是也)心性之旨。王文成说恐不可易也。一部孟子书。明是可證。而如庸学诸旨论语求仁唐 虞授
受。其旨实无不同者。若使彼果主一而废一。则固无可言。今分与合之际。一而二之之间。所争毫釐。则正当极力 (第 11L 页)